餐厅用预制菜冒充大厨现炒,或涉嫌虚假宣传与欺诈
花大厨现炒的餐菜冒充大厨现炒或钱吃预制菜,谁愿意?
据潮新闻报道,厅用浙江杭州一对新人为了能给亲朋好友留下一场难忘的预制婚宴,特意选了市区一家知名酒店,涉嫌定了一款价格不菲的虚假宣传宴会套餐,但婚宴后新人被亲友悄悄告知:婚宴性价比不高,欺诈16道菜有七成是餐菜冒充大厨现炒或预制菜。
“如果早知道酒店用那么多预制菜,厅用我们肯定不会定这家了,预制感觉没档次,涉嫌更怕来宾觉得我们没诚意。虚假宣传”这对新人在网上发文“吐槽”后,欺诈立即引发不少网友的餐菜冒充大厨现炒或共鸣。很多网友网上留言表示,厅用知道现在预制菜很流行,预制但没想到花了大价钱的婚宴,居然也多是预制菜。
还有不少网友反映,现在去餐厅吃饭,感觉上菜速度明显加快了。点餐不到十分钟,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已端上了餐桌。外卖也是如此,从点餐到外卖员取餐,也不过区区几分钟。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从众多网友反映的情况来看,餐厅使用预制菜,本身并没有什么大问题,引起消费者不满的是,基本上没有餐厅会主动告知顾客使用的是预制菜。
此前,法制日报记者曾走访了北京、天津30家酒店、外卖小店、商超,并查询了线上外卖平台,除了在天津市河东区的一家超市,收银台宣传页面写着“今日特价菜宫保鸡丁,9.9元一份,预制菜不是现场制作”外,没有任何一家商家主动告知或标明自己使用的是预制菜。
消费者去餐厅消费,尤其是去相对高档的饭店消费,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品尝大厨手艺,结果吃到的却是预制菜,体验感难免会有落差。更让消费者无法接受的是,明明是预制菜,很多餐厅却卖出了大厨现炒的价格,成本5元钱,售价高达50元。更有部分餐厅更是挂羊头卖狗肉,冒充“大厨手作”。如此做法,不免使消费者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。
预制菜冒充现炒菜,或许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。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。反之则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此前江苏省消保委也发布微调查,了解消费者对线下餐厅、饭店使用预制菜的态度看法。
调查结果显示:62.8%的消费者在外出就餐过程中遇到过饭店、餐厅使用预制菜;53.2%的消费者反对饭店、餐厅使用预制菜,表示去餐厅就是想吃新鲜菜品;65.6%的消费者认为饭店、餐厅使用预制菜应当提前告知;78.1%的消费者反映线下饭店、餐厅针对使用预制菜这一情况未做到提前告知。
从经营的角度来看,餐厅使用预制菜,到底要不要提前告知消费者呢?欢迎大家讨论!
(整编:红餐网何莉;编辑:李唐)
相关文章: